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

時評-粗製濫造只有反效果

「微電影」因符合年輕人上網汲取資訊的習性,近年成為政府宣導利器。不過真正有宣傳效果的,都是中央政府單位因預算夠,外包專業製作單位才拍得出夠水準作品。警政署「東施效顰」,想仿效微電影風潮,基層卻根本沒預算,粗製濫造的影片只有反效果。
桃園縣警局配合警政署政策,不僅要求各警分局拍攝,還請來警大教授評比。不料警大教授當場吐槽:「你們警察好辛苦,不僅要扮丑角,還要拍片!」諷刺警察為民服務項目包山包海,竟還得自編自導自演拍電影。
警大教授說得保守,事實真相是,警局高層「又要馬兒跑,又要馬兒不吃草」,壓榨基層員警克難拍片,以符合上級政令。各分局零預算,自己找器材、徵求自願演員,自己構思劇情拍攝,最後再剪接成品。但點閱率最高的分局才300,多數影片爛到「不忍卒睹」。
反觀縣府家暴防治中心,今年6月花了40萬預算,請專業製片團隊拍攝,邀來縣長吳志揚與職棒投手演出,不僅卡司、劇情吸引人,還有球場觀眾大景,讓人身歷其境,加上專業攝影技巧與配樂,品質精緻。8月上傳網路迄今已有數千人點閱。
平心而論,警方預算本就不足,不該花費太多錢在拍片宣導上,但「青春專案」是整個縣府團隊的事,若家暴中心能拍出好片,為何教育、衛生等專案相關局處,不能與警方合作,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合拍出屬於縣府的一部宣導大片?相信叫好又叫座。